某些核素的原子核具有自發地放出帶電粒子流或γ射線的特性,或具有在俘獲軌道電子后放出X射線或自發裂變的特性,這種特性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放射性。放射性核素釋放的射線看不見摸不著,但是卻會對被照射的對象產生很大的影響,因為這些射線屬于電離輻射,如果人體暴露在放射性物質的輻射中,體內的分子會早到破壞。
自地球形成以來,放射性物質輻射就已經存在,自然界中的放射性物質就會釋放輻射,隨著科技的發展,人工放射性核素也出現了,并與天然放射性核素一起被用于各種用途。而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觸到,比如煙草中就含有放射性物質;一些用于室內裝潢的天然和人造石材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質;另外,醫學上的X射線檢查診斷和CT成像也會使人體受到放射性物質輻射的影響。
若是受到大劑量的放射性物質輻射的照射,人體會受到很大的損傷,甚至死亡。比如,人體如果受到400rad(拉德,輻射吸收劑量單位,1拉德=1千克物質吸收0.01焦耳能量)的輻射照射,受照射的人有5%死亡;若受到650rad照射,則人100%死亡。如果輻射劑量在150rad以下,死亡率為零,但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輻射劑量沒有傷害,而是住往在20年以后,一些癥狀才會表現出來。放射性物質輻射也能損傷遺傳物質,即會引起被照射對象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,使一代甚至幾代都受到傷害。輻照應用網經過搜集整理,在上表中列出日常生活中的輻射劑量,供大家參考。